大家都以為「肌肉」是一個名詞,指人體的軟組織;但就古漢語的含意而言,肌/肉是近義詞,而非同義詞。肌和肉是同一物的不同狀態,就像水與冰。肌是硬肉,肉是軟肌。軟硬得宜,身體自然健康。

黃帝內經》中:「黃帝曰:余聞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陰陽,呼吸精氣,獨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壽敝天地,無有終時,此其道生。」可見,肌/肉本非一,必須透過「修練」(訓練?),才能達到合一的境界。
      
形容詞和副詞上的屬性而言,「肉」可形容柔軟、柔順,台語的「肉腳」,即為軟腳,肉意指「軟、不強」。而「肌」則是相對強硬的。

長期、過度使肌肉處於緊張狀態,導致柔軟的肉先是成爲繃緊的肌,久而僵硬,甚至纖維化、條索狀,嚴重的還會壓迫神經、牽引關節。這樣的警訊,似乎還沒受到應有的重視。

如健美運動,通過特殊飲食、藥物和鍛煉,練出一身線條,和成塊的肌肉群;但就中醫的觀點而言,其實是促進肌肉纖維化,傷害健康的運動。不信者,可去看看這些健美先生/女士在年紀大了之後,會是什麼樣子?其健康狀態,是否比得上一般人?
   
飲食習慣不好,胃的平滑肌抽搐、痙攣,出現潰瘍、萎縮,甚至長息肉、腫瘤;運動中抽筋,是肌肉攣縮;春藥壯陽,導致陰莖長久充血。這些都使本來柔軟、溫暖、生動活潑的肌肉,變成生冷堅硬的皮囊。這就是有肌無肉,古人稱爲肌痹或者死肌一般採取活血化瘀、通絡散結的方法治療,而針刺、艾灸、按摩的效果,比內服中藥效果更快一些
   
運動量不足的人會出現肌肉的鬆弛、無力甚至萎縮,尤其是癱瘓的病人,古人稱之爲肉痿,也就是有肉無肌。陰莖功能障礙,被稱爲陽痿。這就是有肉無肌

     
肌肉在放鬆的時候,經絡通暢,氣、意、神容易溝通,反應迅速,力由足起,氣由脊發,指尖發梢;而在受傷或肌/肉不一時,氣血鬱閉,強度不足、反應鈍矣。

職業運動員對肌耐力、爆發力的倚賴極深,而一昧讓肌肉變「硬」,恐為致病伏筆;至於傷後而成的死肌,更直接降低運動員的體能表現。如何協助他們能在「肌肉合一」的狀態下增強體能,是現代醫學界的重要課題,而中醫,可以做出更多貢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black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