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金森症(Parkinson's Disease),也稱為震顫麻痺綜合症,是一種中樞神經失調病症,也是很常見的老年疾病。病因在於腦細胞退化,無法分泌足夠的多巴胺(Dopamine,神經傳導物質),患者無法自主控制肌肉,產生行動障礙。外顯症狀包括手/腳震顫、肌肉僵硬/疼痛、肢體障礙、無表情、平衡感差、記憶退化、思考退化、表達退化等。

患有此症的名人,如中國領導人毛澤東、鄧小平、教宗若望保羅二世、拳王阿里、影星米高福克斯等。

此病目前是醫界無解的難題之一,困難在於「已經壞死的腦細胞,無法再生」。西方醫學對此症無法根治,主要以服藥(左多巴類藥物)和晶片植入大腦(微創手術)等方式來控制。不過,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,也有藥效短、抗藥性等問題;晶片植入,也對病情的幫助有限,只有一小部份運氣較好的病人(通常是年紀較輕的),能有局部的機能回復和生活自理。


治療此症,目標有二:1.障礙機能逆轉,全面性的症狀減,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。2.停止服藥後,病情也不會惡化。(但此類退化病,最好定期回診,以確保療效)。

至於病人是否能在治療後擁有「生活自理能力」,要視病情的嚴重度來判斷。如果在發作初期,應可以承諾,病人可以生活自理,無須旁人照顧。如果病況已經進入後期,既受西藥的長期毒害,加上各項症狀都極其嚴重,那麼,旁人的照顧就免不了。

 

參考資料:

幹細胞治巴金森 未來新趨勢 2010.4.18

(節錄)中國附醫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欣榮表示,醫界對治療巴金森氏症還沒有根治療法,只知道是腦中製造多巴胺的神經退化甚至死亡,導致腦內沒有多巴胺 神經傳導因子,行動變得無法控制而產生動作障礙,目前病人只能靠服用藥物或晶片植入手術控制症狀。....如果服藥治療,到治療後期,藥效時間會越來越短,藥效過後開始出現不服藥就無法動彈的「開關現象」,或是不受控制的「異動症」等副作用;晶片 植入手術是目前較佳的方式,可以讓患者病情進步到50%,但器材健保未給付,約5年需置換電池。

 

巴金森氏症,wiki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mblack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