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智賢(1988- ),出生於台東的阿美族棒球好手,從少棒起,就展現出優異的打擊技巧,被認為是天才型的球員,曾吸引許多大聯盟球隊注意,也被看好日後能打入大聯盟。
可惜的是,在他高二的時候(2004年),發現有先天性糖尿病(第一型糖尿病,曾被稱為「幼年型糖尿病」(juvenile-onset diabetes)或「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(insulin-dependent diabetes)」,這是免疫系統導致的糖尿病,病數約佔糖尿病的3%),許多大聯盟球對於是放棄他,最後,只有紅襪隊跟他簽約(簽約金37.5萬美元)。
蔣智賢自稱,「自從罹病以來,他每天都得注射胰島素,比賽每打三局就得測一次血糖,...後來才逐漸接受自己這一生都得與糖尿病共處的事實。蔣說,打胰島素、測血糖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。」
雖然蔣智賢樂觀面對糖尿病,但是,此症卻造成他的運動生涯的重大負面影響。除了一開始乏人問津、簽約金偏低之外,等他進入小聯盟體系後,由於血糖高低不定,會造成注意力的偏差,也影響擊球和守備的專注力,所以,蔣智賢在小聯盟期間(前後10年),成績不突出,除了2012年登上3A,其他時間,都在2A以下聯盟,而且,從來沒上過大聯盟。這對一個天才型的球員來講,實在是很不相稱的成績。2015年後,黯然回到台灣打職棒。
黑傑克要提出一個新觀點,如果,蔣智賢的糖尿病,可以在10年前遇到對的醫師,並以一年的時間治療完成,讓血糖值在免打胰島素的情況下,長期維持穩定,那麼,現在的他會是什麼樣子?我們認為,若真如此,他在過去十年,應該可以多次進入大聯盟的25人名單,大聯盟成績可超越陳金鋒,成為台灣打者立足大聯盟的第一人。所領的薪資,也是高到一個天文數字(以台灣的薪資水平來看)。
接下來,我們要提出第二個新觀點,如果,「現在」28歲的蔣智賢可以遇到對的醫師,並以一年的時間治療完成,讓血糖值在免打胰島素的情況下,長期維持穩定,那麼,以後的他會是什麼樣子?我們認為,只要他的糖尿病治好了,他絕對會是台灣職棒的一流球員,並享有中職的超高薪資,之後,進軍日本職棒、甚至重返大聯盟,都不無可能。
所以,蔣智賢不應該自以為是地「把糖尿病當成慢性病」,而應該以棒球選手的積極性,努力尋找被治癒的機會。這樣才不會浪費老天爺給他的好身手。
蔣智賢應該努力去證明,台灣選手有機會憑著大棒子站穩大聯盟,他也可以同時證明,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。這兩大任務,就看蔣智賢自己願不願意去作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