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心王建民的人,都隨著西醫的樂觀預測,期待他準時復出。但事實上,只要觀察這兩年他的復出時間點,就會發現,其實,真正復出的時間跟手術之前的西醫預言,往往落後很多。這也是西醫「話術勝過技術」的另一個證明。
- May 27 Thu 2010 16:04
抹平疤痕 經絡依然缺損
- May 26 Wed 2010 00:09
Nick Johnson 宛如玻璃人
Nick Johnson(1978-)是個以高上壘率聞名的左打者,甚至有人稱他為「上壘機器」(On-Base/OBP machine),打擊率雖不突出,但選球能力很強,總是能凹到保送。他最近四年,薪資皆高達550萬美金/年,但他2007年因腿傷全季報銷,2008年又因右手腕開刀,只出賽35場。更有趣的是,他10年來,10次進入DL,「玻璃人」,大概已成為各界對他的評語。如果不是一再受傷,以他的身手,千萬美金的年薪應該不難。
- May 25 Tue 2010 11:03
話術強過技術 才是西醫的本質
昨天,台灣的媒體有一篇關於治療青光眼(Glaucoma)的新聞:「醫治青光眼 正向樂觀助療效」,而黑傑克網站也曾在今年三月寫過一篇文章:「青光眼 無法恢復?終生用藥?」閱讀能力正常的人,看過這兩篇對比性的文章之後,就可以發現西醫的話術有多高。
- May 20 Thu 2010 15:33
Posada 骨裂傷要跟時間賽跑
本週一(2010.0517),洋基當家捕手Jorge Posada(1971-)被擦棒球打中右腳,昨天經MRI(核磁共振)後,發現右腳腳底板的骨頭有了細縫,預計休息3-4週。這樣的小傷,徹底治癒也不難;問題反而在於,他已經高齡38歲,職業運動生涯將逐漸走向尾聲,如何爭取「時間」,讓傷勢在最短的時間復原,盡快回到場上,這才是最困難的部分。
- May 19 Wed 2010 16:17
移動長城 身價貶值是自作自受
在NBA球場上消失了一整個球季的「中國移動長城」姚明,近日因為合約問題,名字又開始在媒體曝光。不過,相較於五年前(2005)拿到5年8千萬美金肥約的風光,今年的他,手術後的身手還值多少錢,恐怕沒人敢樂觀看待。
- May 19 Wed 2010 12:03
肌肉萎縮症 不是絕症
報載16歲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患者李小弟,克服種種困難,努力學習,不僅成績良好,棋藝也十分了得,令人佩服。可惜的是,病魔不會因此放過他,這種「漸進式退化」的肢體障礙疾病,會慢慢侵蝕他更多的生理功能,人生提前殘廢,一輩子需仰賴他人照顧。
- May 17 Mon 2010 16:11
Bynum 帶傷上陣不是選項呀
湖人(Lakers)當家中鋒Andrew Bynum(1987-)的右膝日前受傷,並有惡化現象;但進入NBA季後賽的關鍵期,他抱傷上陣的機率頗高,讓人不得不為他的膝蓋擔心,畢竟,這可是職業籃球選手最重要的吃飯工具。
- May 15 Sat 2010 08:35
潘武雄 奇蹟在這裡
台灣職棒獅隊球員潘武雄的左肩關節唇撕裂傷,是黑傑克的拿手項目,在這個網站已經說過太多次了。免開刀、沒有手術後遺症,免術後復健。
- May 13 Thu 2010 23:12
好醫師 是職業運動員的保護神
上週我們才剛登出一篇文章:「洋將針灸 新聞在哪裡?」短短十天,教練團就宣布下週要期末考,若傷勢復原不佳,就會解約。台灣職棒的洋將是簽短期約,來來去去、頻繁異動不奇怪;不過,如果經過MRI(2010-0503)確認,只有右腳股四頭肌腱拉傷20%的傷,密集治療的話,應該很容易治癒,再加上中西醫合併治療,沒理由這種小傷勢無法復原。
- May 11 Tue 2010 11:27
劉若英 脫高跟鞋容易 擺脫手術後遺症難
劉若英的膝蓋傷勢,根本不必開刀。因為西醫迷信造成的錯誤判斷,讓她必須終生受到手術後遺症的折磨。